大连开发区广益德养老院
 
 

老年人如何预防跌倒?骨科专家这么说

浏览:次    发布日期:2021-09-17
跌倒有哪些危险因素?
 
老年人跌倒既有内在的危险因素,也有外在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01
生理因素
(1)步态和平衡功能。 步态的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引发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
(2)感觉系统。老年人常表现为视力、听力、触觉下降,前庭功能和本体感觉退行性减退,导致老年人平衡能力降低,以上各类情况均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3)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变往往影响智力、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应能力、反应时间、平衡能力、步态及协同运动能力,使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4)骨骼肌肉系统
老年人骨骼、关节、韧带及肌肉的结构、功能损害和退化是引发跌倒的常见原因。骨骼肌肉系统功能退化,使老年人举步时抬脚不高、行走缓慢、不稳,导致跌倒危险性增加。老年人股四头肌力量的减弱与跌倒之间的关联具有显著性。老年人骨质疏松会使与跌倒相关的骨折危险性增加,尤其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增加。
 
02
病理因素
(1)神经系统疾病:卒中、帕金森病、脊椎病等。(2)心血管疾病:体位性低血压、脑梗死、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等。(3)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白内障、偏盲、青光眼、黄斑变性。(4)心理及认知因素:痴呆(尤其是Alzheimer型),抑郁症。(5)糖尿病人的跌倒风险要高于正常人三倍左右。高血压本身会导致脑功能下降。如果是小脑供血不足,可能走路就会偏。降压药吃多就会导致低血压,会晕厥,摔倒。
 
03
药物因素
很多药物可以影响人的神智、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而引起跌倒。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包括:
(1)精神类药物: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催眠药、抗惊厥药、安定药。(2)心血管药物: 抗高血压药、利尿剂、血管扩张药。(3)其他:降糖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剂、多巴胺类药物、抗帕金森病药。
 
04
心理因素
沮丧、抑郁、焦虑、情绪不佳及其导致的与社会的隔离,都会导致老年人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下降。另外,害怕跌倒也使行为能力降低,从而影响步态和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危险。
 
05
环境因素
昏暗的灯光,湿滑、不平坦的路面,在步行途中的障碍物,不合适的家具高度和摆放位置,楼梯台阶,卫生间没有扶拦、把手等都可能增加跌倒的危险,不合适的鞋子和行走辅助工具也与跌倒有关。室外的危险因素包括台阶和人行道缺乏修缮,雨雪天气、拥挤等都可能引起老年人跌倒。
 
 
如何预防跌倒?
 
老年人要增强自己的防跌倒意识,多加注意学习一些防跌倒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对于生活环境的熟悉,像路灯、道路、厕所等,这样在情况比较紧急时候会更快地得到帮助。
 
1.放慢做事的节奏和动作。不要急于赶路,追公交车。
2.解放双手(可背双肩包、挎包)。买东西、走路时不要两手提很多袋子,要让双手腾出来保持身体平衡,一旦摔倒,两手也可以抓住旁边依托,或者起到支撑作用。
3.迈步大而稳,不要迈小碎步急走,小碎步支撑点不稳易跌倒或绊到。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避免携带沉重物品。
4.上下车、上下楼扶住扶手。上楼前倾,下楼微微后仰。眼睛向下看路。
5.走路时要专注,不要做其它事情,以防道路凸凹不平造成磕绊。走人行便道时,一定靠里侧走,以防后边有电动车在便道行驶发生冲撞。
6.出外游玩一定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走路不拍摄,拍摄不走路。
7.注意衣服要舒适,尽量穿比较宽松的衣服。要备合适的鞋子。出外一定要穿宽松舒适防滑的鞋,有利于血液循环,减少疲劳。老年人也最好是避免穿拖鞋、高跟鞋或者是鞋底过于柔软的鞋子。
8.将生活中经常会需要用的东西物件放在容易伸手拿到的地方,尽量是不要在家里登高来取东西,如果还有必要可以使用梯凳,一定要稳妥。
9.如果是有视听障碍的老年人,最好是及时佩戴上助听器、视力补偿设施。
10.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像长度合适的拐杖、助行器等等,另外这些辅助工具也最好是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会更好。用拐棍时,一定放在身体两侧用力,不要放在前方用力,以防绊倒自己。
11.老人尤其独居老人注意经常把电话放在兜里或挂在脖子上,卫生间最好有一个电话。
12.如果是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很有必要找专人对其进行照顾。
13.积极治疗老年病、骨质疏松症等,不擅自复合用药,注意调节和改善心理健康。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室内的防滑防跌倒。多方面为老人生活提供充分的便利,例如灯光、地面防滑等。最危险的比如卫生间,在家里的摔倒其中有一半是在卫生间摔倒的,很有必要在卫生间也装上扶手,卫生间也最好是选用坐厕,在地面上也有必要铺上防滑的橡胶垫。选适当高度的座椅。洗澡前后饮水,注意不要饿着或过饱洗浴,预防眩晕。还要注意厨房等地方地板砖的湿滑。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1 大连开发区广益德养老院 版权所有 辽ICP备1901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