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暴晒
夏至期间,光照足、气温高、雨水也多。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夏至过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老年人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容易发生头晕倦怠、胸口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情况,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
老年人应做好防暑工作,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室内要保持透风、氛围清爽。使用空调降温时,温度不要太低,室内外温差较大,易诱发空调病综合症。
二、饮食科学
夏至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
老年人可在夏季适度吃些凉性蔬菜瓜果,如苦瓜、冬瓜、西瓜、香蕉等;多喝清冷解暑的饮品,如淡盐水、绿豆水、酸梅汤、菊花茶等;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粗纤维食品,如瘦肉、牛奶、蛋品、豆腐等,以增补人体耗损。
但由于老年人的肠胃功能较弱,饮食要讲究卫生,不能吃腐朽变质食物,冰箱内食品必需经高温加热后方可食用,避免出现肠道问题。
三、起居调整
夏日是体内心火旺、肺气衰的季节,老年人起居上要适当的晚睡早起。
中午时要适当休息,保持精神。另外因为天热毛孔扩张,易受感染风寒,所以晚上睡觉不要在风口、露天或长时间吹电风扇,这样容易使老人受凉导致疾病的发生。
四、合理运动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天的运动锻炼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夏季经常参加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起床后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可强身健体,活动强度、时间应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比如:散步、太极、健身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