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越来越多,尤其是近些年,大家都能从网络渠道看到一些社会名流突然“猝死”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以及惋惜,这些“猝死”大部分由于“心源型猝死或突发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病被夺去生命。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脑血管病的杀手之一,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心脑血管”?从饮食,运动,饮酒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更好“管理自己的健康”避免意外发生。
1、均衡饮食
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很大。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饮食非常容易导致血糖,血压,血脂紊乱,进而发展成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这些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意外的重要诱因。
饮食一定要均衡,每天保证6两左右的谷薯类食物,1斤的蔬菜,5两多的水果,2两左右的禽肉,鱼肉,1袋奶,1个鸡蛋,1两豆制品,分配到每日3餐,有条件者可以少食多餐如4-6餐,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起码保证饮食营养身体的基本需求。
2、每天摄入盐小于6克
现在人们饮食口味偏重,无辣不欢,没有咸味吃不下去等。过咸饮食,导致血液容量增大,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增加血管压力,冠心病,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建议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降低过咸对血管的伤害。蔬菜沙拉替代部分炒菜,少食腌咸菜,日常炒菜酱油,盐要少放。可以送低钠盐作为盐的替代品。
3、每天至少8杯水
人体缺乏水,导致血液粘稠,血液流速慢,血栓容易形成,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轻体力劳动,气温适宜情况下,每天至少保证1500-1700毫升水,如果每杯200毫升,每天至少8杯水。
高温下或者夏天温度高,流汗多的情况下,每天要增加饮水量,千万不要因为身体缺水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每天可以选择白开水,矿泉水适量饮用。
4、适量的饮酒量
长期过量的饮酒会导致血管硬化,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导火索。适量饮酒对健康也有益处。《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当然孕妇儿童是忌酒的。
换算成啤酒一天的量为750毫升,葡萄酒一天的量为250毫升,白酒一天的量为50毫升。当然,如果对较重的慢病人群,酒是要忌的,比如严重的胃病,肝病,心脑血管病等。
5、坚持有氧运动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很多人没有时间健身运动,导致身体脂肪增多,体重过高,心脑血管的风险增大。
建议每天至少保证运动量,起码每周保证4次左右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微汗,可以选择游泳,快步走,健美操,老年人可以选择广场舞,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6、缓解压力 给自己解压
迈开腿,管住嘴很重要,每天积极阳光的情绪也很重要,保持愉悦的心情,舒缓自己的压力,比如听音乐,做瑜伽,冥想,这些都是自我调理的方式。
有句话很有道理,千万不要被工作绑架了自己,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上有小,下有老,中间有事业,积极阳光的对待自己的所有,生活乐观,就是对社会家庭更好的贡献,千万不要让压力成了自己健康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