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都有老人,大家是怎么对待老人呢?
上面问题不好回答,再来一个问题,在面对老人和自己的孩子,总分十分,两边各几分?
大部分人的答案是孩子一边的分数比老人要高,孩子承载得了吗?
爱往上家道兴盛,爱往下家道破败。
恍然大悟,大错特错了吧。
为什么说老人的精神核心需求是存在感呢?
因为老人岁数越大,越会在心中生起无力感,无用感,甚至废物感
因此老人就会用强势的方式来抗争存在感或以弱势的方式来博取存在感
老人所有的问题以及所有老人的问题背后就一个字:怕
老人怕什么呢?
1、 怕失去权威
尤其是年轻时候有作为的老人,权威来自奉献,如何树立老人的权威呢?
在家族开大家族会议或企业开大会,在会上面对所有人说自己在老人身上学了什么,受益什么
2、 怕被子女忽视
尤其是年轻时候贡献不大的老人,他们弱势,敏感,爱哭,装病
要让他们体验到力量,表达小时候哪些话语行为帮助了我们,去承认他的过去,毕竟人都有贡献的,去放大它。
3、 怕自己没用
现在很多的老人都在帮年轻人带孩子, 告诉老人我们需要你
到此觉悟:孝顺父母就是孝养父母的存在感
具体操作三大法门:
1、 承认父母过去存在的功劳
如以前那么穷,那么苦,怎么过来的
那时真是这样吗,如果是我,熬不过来
2、 放大父母当下存在的作用
对我的事业贡献大,我的事业有你的功劳,我的收入有80%属于你,没有你,我根本成不了事。
3、 描述父母未来存在的价值
老人的三大价值,福德桥,灾煞墙,孝道体
老人是我们年轻人的宝,积福气,挡灾难,练习孝的载体
要知道不是老人需要我们孝敬,是我们把老人当作孝的载体来练习孝的能力。孝顺是我们自己的需要。
到此醒来,能让父母的存在感支撑起来,健康长寿只是自然
最后总结,孝有三大维次,第三维次是食,也就是物质,第二维次是乐也就是精神,第一维次是慧,也就是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