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开发区广益德养老院
 
 

老年心血管疾病什么保健最好?

浏览:次    发布日期:2021-04-06
       寒冷天气,尤其是气温快速降低时,人的血管会相应收缩。如果一个人本来就有心血管疾病,那么已经狭窄的血管再一收缩,就会进一步减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另外,当天气变得寒冷时,血脂、血压水平也会上升,这些因素都会加重血流不畅的情况,急性心梗发作的几率也因此随之上升。在寒冷天气下,冠心病患者也更容易遭遇心绞痛的症状。
        急性心梗发病时的症状通常包括胸痛、呼吸短促、恶心呕吐、后背疼痛等,严重时会出现昏迷。有冠心病的患者首先应该牢记急性心梗的症状,在发病的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不要延误病情。关于心梗发作时应该怎么做,昨天的推送有详细讨论过,可以点击这里复习。
       在冬天,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首先应该注意的是保暖。寒冷的北风不仅会刺痛皮肤裸露在外的部分,还会迅速带走人体内的热量,增加急性心梗发病的风险。外出时,除了身体的保暖,还要格外留意口鼻的保暖工作,围围巾和戴口罩都是防止热量流失简单有效的办法。
       太冷不行,穿得过暖也不合适。穿得过暖会使体内的热量无法释放,从而导致血管舒张,血压降低,同样可能诱发急性心梗。一个避免穿得太暖的方法是多穿几层,这样就可以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证身体舒适。
       ▲冬天里过度劳动和剧烈运动都可能诱发急性心梗
       下雪总是能引起全国范围的热议,但是大雪过后清扫积雪等动作却暗藏了心肌梗死发病的风险。清扫积雪等体力劳动会增加身体的需氧量,而冠状动脉中的血栓会影响心脏供血,从而诱发急性心梗。有既往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应避免在寒冷室外过度用力和劳累。铲雪等不得不做的事,最好由身体健康的人代劳。
       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在冬季应该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要留意血压和血脂水平,这两项指标的上升都会增加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在饮食上,也应减少脂肪、盐和酒精的摄入,避免给身体产生额外的负担。
       冬季还是流感高发期,流感引发的发热和脱水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诱发急性心梗。冠心病患者应尽早接种流感疫苗,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清洁和卫生,预防流感。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还应该注意按时吃药,控制病情。不能因为天冷而不去医院看医生,开药。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1 大连开发区广益德养老院 版权所有 辽ICP备19011092号